教学科研
教学科研
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教学科研 > 正文

山西日报、发展导报头版报道威尼斯官网课堂教学改革

  2016-10-28 10:56:53  

  编者按:威尼斯官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启动以来,全校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积极行动、全力配合,经过前期的调研讨论、试点先行、整体布局,教改步伐稳步推进,各项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,并受到了省内多家媒体的关注。日前,山西日报头版、发展导报头版头条对威尼斯官网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度报道。现将全文转载如下: 

  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山西师大课堂刮起改革风

  今年秋季开学后,welcome欢迎光临威尼斯公司的学生发现,以往老师讲、学生听的“满堂灌”教学方式不见了,以预习、讨论、讲授、实践活动等为环节的模式正在形成。其变其化,是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变革。    

  “你想了解时尚,必须了解传统”“在这个世界上,不要充当看客,每个人都是当事人”,9月18日至21日,曾为央视主持人、“金话筒”奖获得者白燕升被聘为山西师大特聘教授,为传媒和戏曲专业学生授课16课时,计入学分。    

  山西师大是白燕升在大学开设选修课的第一站,他以诗一样的语言让学生领略了京剧、昆曲等传统戏曲的魅力,也让老师们感受到校方的改革决心和良苦用心。    

  这还只是开始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该校将围绕“一体两翼”3个学科群,“多点协同”4个重点学科和6个重点学科方向,实施学科建设攀升计划,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。    

  10月16日,学校党委书记符惠明、校长卫建国告诉记者:“为配合这一计划和目标,今年3月开始,我们在全校进行了以‘改造我们的课堂’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,通过举办讲座、学习资料等形式,对8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,5月初形成共识,决定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,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改革。” 

中学“倒逼”

  山西师大物信学院1401班王强告诉记者:“我高中在古交二中就读,当时老师就让我们课前预习、课上讨论、课下完成作业。”王强性格开朗,善于思考,学习成绩显著提高,并顺利升入大学。“上大学后第一年,这种教学方式几乎见不到了。”    

  令王强没想到的是,本学期开始,杨红萍老师的《热力与统计物理学》课,又要求他们课前预习、课中讨论、课后完成作业。“高中的教学方式又回来了!”王强激动地说。    

  其实,早在5年前,面对在校生由数千名发展到2万余名,课堂教学质量下降的现实,面对中学教改全面铺开、亮点频闪的“倒逼”压力,山西师大就及时修订了校领导听课制度,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,以推动和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。    

  这一改革成效显著。但如何从更深层面激发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力和学生的学习热情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?一个更大的改革方案开始酝酿、发酵,并在今年上半年浮出水面。   

三位一体

  传统课堂教学只完成了知识传授,不注重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,尤其是忽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,致使学生的上课热情、动力和积极性都不高,主动提问意识不够,批判质疑能力较差。    

  卫建国说:“课改试图改变现有的单一课堂讲授模式,建设‘以学生为中心’的课堂,提高教学效果,提升学习水平,最终使价值塑造、能力培养、知识传授‘三位一体’的人才培养课堂模式真正形成。”    

  山西师大政法学院赵秀芳老师较早进行了课改实验。她告诉记者:“课改前,多数学生还是喜欢‘你讲我听’。为改变这一状况,2014年起,我开始在自己代的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》中试行‘514’循环课堂,即在两节课100分钟内,先是50分钟学生讨论,再是10分钟教师评述,最后是40分钟讲授新课。”    

  “由于这些知识高中时已经粗浅学过,再加上受小说、演义、戏剧等文学、影视作品的影响,甚至受错误观点误导,个别学生对‘清末新政为何没能挽救清王朝的命运’等问题认识不清,无形中增加了备课时间和课堂驾驭难度。”    

  经过近3年坚持,教学效果大变:原来点名发言变成了抢着发言,原来的到点下课变成了拖堂半小时还意犹未尽。更令人欣喜的是,学生的政治立场更加坚定,知识结构趋于完整,写作、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提高,“三位一体”培养模式初见成效。    

  “只有老师坚持,学生才能坚持。”赵秀芳说。  

把课上“少”

  “不要认为你不教,学生就不会;不要认为你教不好,学生就学不好;不要认为你教得多,学生就学得多;不要认为你教得好,学生就学得好。”卫建国说:“在互联网时代,知识和信息是开放的,知识垄断在个别人手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,这就逼着教师要在课堂上少讲、精讲,学生在课下能获取的知识课堂上不要再讲,挤出的时间要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经验和体悟。”    

  能少则少,能压则压。本着这一原则,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、政法学院、生命科学学院的学分和课时,本学期起大幅压缩:本科4年,165个学分压缩到约130个,2600个课时减少到约2000个。    

  “少”的背后是精心设计的课改原则。少讲、精讲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,改变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,把老师角色由“学科知识专家”转变为“教学引导者”。    

  “少”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大学的人才培养是包括课堂教学、实践能力、考核评价等在内的完整体系,每一项都是系统工程。以学业成绩考核评价为例,改革前只统计课程成绩得分,改革后要求加强教学过程考核,实行“以过程性考核为主”的学业考核制,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,文科不低于40%,理科不低于30%。这就是说,学生每节课的表现、平时作业完成好坏、实践活动得分都将计入最终成绩。    

  “少”是对课程体系和质量的更高要求。改革前,教师可以照本宣科,改革后,教师要将本学科前沿知识、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。各学科都要开列本科4年应阅读的经典著作和前沿文献书单,根据课程进度随机抽查阅读情况。同时要重点打造4至6门在全校有影响的通识课程,建设60门校级优质课程,开发4门左右的精品资源共享课,以网络课程形式向全校开放。    

  压下的课时和学分如何“填补”?山西师大的配套措施让学生拍手叫好。上网学习可拿学分!引进100门网络通识课程,建立学生网络课程学分认定机制。选修课拿学分成了“硬任务”!此外,学生的科技发明、文化创意、科研成果、竞赛成绩等,都计入课外实践能力学分。   

千万元保障

  为避免“年年喊教改,年年没变化”“教改说在嘴上,科研落在实处”的现象再次出现,这次改革,山西师大拿出每年近1000万元资金做保障。    

  遴选20个校级优势专业进行建设,在“十三五”前3年,每个专业资助30万元,用于教师培训、资料建设、学术交流等。    

  建设60门校级优质课程,在“十三五”前3年,每门资助10万元;设立“莳英学者”教学奖励计划,每人奖励10万元;设立教学改革创新基金,每年约30万元。    

  卫建国说:“这1000万元投入全部是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进行的,因为我们是师范院校,培养的是人民教师,如果将来各个知名中学中没有我们的毕业生,那我们的教育是失败的。”    

  符惠明说:“为用好、用足、用活这些资金,学校各级党委(支部)牢固确立了‘围绕中心抓党建,抓好党建促中心’的党建工作理念,明确了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任务,把党建工作渗透到中心工作中,杜绝了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‘两张皮’现象。”    

  “教学改革是一个渐进过程,不能急于求成,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。但同时也要有紧迫感,要先做起来,能开展的先开展,做中学,做中改。”卫建国表示。    

  教学改革没有完成时,好课永远在路上。(记者 张隽波 张忠民)       


 

 

附链接:
山西日报:http://epaper.sxrb.com/shtml/sxrb/20161023/467247.shtml
发展导报:http://epaper.sxrb.com/shtml/fzdb/20161025/468140.shtml